公共管理学院举办2020年课程思政教学竞赛

作者:(2020/11/0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神,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院课程思政建设,10月29日上午,公共管理学院在定淮门校区举办了2020年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竞赛邀请到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魁,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露和公共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汤丽丹三位老师担任评委,活动由副院长吴炜炜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到场进行了观摩和学习。

本次教学竞赛历时一个多月,从学院发布通知、教师广泛开展教学设计再到各系初赛,共遴选出六名教师参加学院竞赛。六位参赛教师立足于不同的学科和课程,精心备课,阐述了各具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进行了精彩的课堂教学。齐茵老师基于开放本科《法律与生活》课程,紧扣“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主线,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多项案例,阐释了突发公共事件中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适用,道出“道德•纪律•法律”的辩证关系,引发思考法治如何展现人文关怀。李茜老师基于开放本科《文化产业商业模式与案例》课程,以我国博物馆发展现状入手,着重对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案例进行解析,引发思考文化旅游的转型路径和要点,探讨了博物馆文创产业折射出的价值主张和文化影响力。赵倩老师基于开放本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作为开篇,做了一场职业生涯规划的分享,引导学生深刻认同个人职业生涯应同祖国命运、组织发展紧密联系。朱文静老师基于开放本科《文化产业经济学》课程,通过对文化产业经济学特征的透析,阐述了文化输出、文化产业何以成为国家综合软实力提高的关键因素。龚万松老师选取高职《经济法实务》课程,分享了“网店经营者的法律义务”项目任务教学,围绕创业大学生如何合法经营网点的困惑展开,阐释了秩序、诚信、市场主体登记、依法纳税、隐私权保护等法律义务要点。韦加速老师选取高职《建设法规》课程,讲解了合同的法律效力和三种不同效力的合同,阐释了劳动合同在效力上的不同规定,引导学生执行法律法规规范下的合同制定法律行为。

三位评委分别从教学设计、授课内容、课程思政映射与融入、教学效果、PPT制作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刘魁教授肯定了参赛老师们的教学水平,指出大家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各有特点,教学案例丰富,思政素材挖掘用心,PPT页面精美,思政元素融入度较高。张露副院长点评指出,基于我校开放教育的特点,在线上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存在一定的难度,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老师们今天的表现很出色,所作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很用心。汤丽丹总结指出,本次竞赛老师们的授课内容主题鲜明,能够结合专业特点,充分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发挥课程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希望今后能继续优化课程思政建设,做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吴炜炜副院长从贯穿“三全育人”于教学始终、加强教师间课程思政观摩学习、两类教育课程思政同步推进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提出了相关工作要求。

本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现场共评选出一等奖3位老师,二等奖3位老师。相较于2019年,老师们在课程思政教学方面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很大提升。本次竞赛进一步深化了学院教师课程思政、课程德育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理念和行动,推动教师积极打破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尤其激发了教师对开放本科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思政素材的选取和教学设计的探索,推动了课程思政在学院两类教育中展开。基于我校开放教育的线上学习学情特点,学院也将继续探索线上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新思路、新方法,力争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取得更多成效。

(文:陈晶,图:陈芳芳,审核:汤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