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院赴浦口区桥林街道开展数字乡村治理主题调研

作者:(2022/04/25)

为推进“三区联动”,深化校企合作,公共管理学院扎根浦口,深入基层,以项目合作为契机,与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协作开展数字乡村治理主题系列调研。

4月19日上午,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汪洋带领“数字乡村治理专题”调研团队会同桥林街道相关科室(组织科、综治联勤办、民政办、社保科、便民服务中心、信访办等),周营村、林蒲社区村“两委”负责同志和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工作人员参加浦口区新型农村社区数字化治理桥林街道调研工作座谈会。

会议伊始,汪院长向桥林街道各工作条口负责人简要介绍了此次调研的项目背景和主要目标,并对目前使用的调研访谈提纲进行了说明。在农业事务部周主任协调组织下,桥林街道办事处组织科、民政办、综治联勤办、社保科、便民服务中心等相关条口负责人针对调研团队提出的问题,依次对桥林街道在智慧党建、数字政务、便民服务、网格管理、农服供给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介绍。经过近两个小时的交流探讨,与会成员对桥林街道基层治理的实践图景有了多层次的勾勒,为调研团队进一步把握数字治理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启发了思路。

4月19日下午,调研团队来到桥林街道周营村,与周营村委会杨主任、部分村“两委”成员开展访谈。村委会杨主任围绕周营村的特点阐述了数字乡村治理存在的局限和未来发展的思路:周营村是传统的农业村,产业发展较为落后,但同时因开发较少,具有环境优美的原生态优势;数字产业方面,依托环境优势,已规划发展乡村文旅和网络家庭农场项目,目前在技术支持、专业培训领域具有较大的数字化需求;在数字文明建设方面,周营村通过教育、文化、科技与科普等多元化服务平台搭建,开办“家长学校”、“远程教育室”等活动,普及电脑使用,丰富文化服务形式,目前受众主体以青少年为主,未来应思考如何更好满足老年人数字生活需求。

4月20日上午,调研团队来到桥林街道基层社区——林蒲社区,与村委会胡书记、王主任进行了交流讨论。村“两委”成员结合林蒲社区近期的工作实际,分享了对数字治理的切身体会和看法,为数字乡村治理机制的优化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和期盼:一是聚焦基层干部调动快的特点,探索以街道工作条口-社区“N+1”模式建立基层工作数据平台的可能性,满足基层数据采集工作、人员流动工作衔接的需要,切实减少基层工作负担;二是提高大数据治理的精准性、智能性,减少基层重复、无效工作量;三是数字赋能跨域治理,结合苏皖交界地理区位因素,通过“苏皖警网融合驿站”等信息化手段互通有无,在治安管理、疫情防控等方面更好加强两地合作治理、属地管理成效。

此次调研是公共管理学院数字乡村治理主题系列调研的第四站。桥林街道的实践经验在浦口区的基层工作中具有极强的典型性,为归纳梳理数字乡村治理机制充实了案例储备。公共管理学院将继续扎根浦口,关注桥林,为扎实推进“三结合、三融合、三区联动”工作建立新联系,开辟新机遇。

(图/文:赵建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