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理论研究与数字乡村治理相结合,9月18日下午,江苏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协同创新基地举办2022年学术年会论坛——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乡村治理研讨会暨第三届江苏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协同创新基地论坛。《南京大学学报》等六位C刊主编莅临本届论坛,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协同创新基地分中心主任、基地全体骨干教师参加会议。江苏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丽霞致欢迎辞。
金丽霞指出江苏开放大学作为一所以服务江苏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的新型本科高校,近年来不断增强自身的学科、专业和师资建设水平。她指出“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加强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对于推动解决当前数字乡村领域基础设施、农机装备、信息系统、数据资源难于互联互通等问题,全面支撑乡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能够通过本次学术论坛,引发社会各界对乡村数字治理等问题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支持。
许思琪老师代表研究团队作《乡村振兴视域下数字乡村治理的实现路径》专题汇报,她以南京市某区乡村建设调研为切入点,针对乡村数字治理调研过程中发现的资源支撑亟需加强、治理主体沟通不畅、乡土人才支撑不足等问题提出强化城乡资源互通性、破除城乡数据壁垒、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解决路径。
江苏开放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院长袁灿生作专家报告《农业社会化服务与数字乡村治理》,报告从“三农”问题的核心本质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历程入手,概括出推进数字乡村治理的重大意义和数字乡村治理的社会化特征,提出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数字乡村治理的重要组织保障、广大农民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阵地。
六位专家围绕论坛主题,认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数字治理应该进一步思考乡土文化传承、数字文化创意、数字产业相结合等方面的问题。他们指出人才队伍建设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江苏开放大学在乡村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肯定了学校“双百计划”评优评选是一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工作抓手。参会专家们对乡村数字治理做了展望,以及明年的研究热点做了预测。
协同创新基地主任纪河作总结发言。他强调在数字化时代,只有找到数字乡村建设的作用机理和应用场景,才能更好地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共同推进农业农村高效、充分、均衡发展。他对各位专家学者定位高、站位准、立意新的专业性研究和深度思考表示了感谢,并表示基地将会紧扣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在社会调查上多下功夫,在创新发展上多动脑筋。
交流是知识保持鲜活的法宝,交流是学术不断创新的阶梯。本次学术论坛,针对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和数字乡村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战略性以及创新性的观点,将助力基地各位骨干教师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为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贡献江苏开大力量。
(图:刘祖宏; 文:梅洁; 审核:吴炜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