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下午,公共管理学院第二党支部组织开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由支部书记马立军主持,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了学习。
支部党员梅洁同志做了主题发言,她带领全体党员从“准确把握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辩证关系”“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总体方向与重点任务”“充分发挥高校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中的生力军作用”等方面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进行了学习。通过学习,全体党员更加深刻认识到,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其列为专章进行部署,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将三者放置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全局予以考虑。我们必须深刻理解这一新定位,把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马立军同志立足本次主题,从“新质生产力”这一学习关键词出发做了交流发言。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新”与“质”。所谓“新”,是新兴、创新、新技术、新动能等;所谓“质”,是本质、质量、品质等。新质生产力是以新理念、新技术、新形态为主要内涵的生产力,强调在坚持创新驱动本质的基础上,增强发展新动能,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准确、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内涵,深刻认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奋力开拓教育强国建设新局面。
支部党员许思琪同志的交流发言围绕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展开。她在发言中谈到,教育强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拥有庞大的体系,其中“龙头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既是对基础教育(包括一定层面上的职业教育)的承接与延续,又是在高端平台上对教育目标和教育成果的抬高与提升。创新人才主要从高等教育的培养塑造中来,从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中来。所以,高等教育要立足龙头地位,发挥龙头作用,勇于担当、勇挑重任,肩负起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
通过本次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进一步认识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凝心聚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钱小卉;图:张楠;审核:吴炜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