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邢龙,1976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于2021年10月至2024年1月在江苏开放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就读。1992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7月至1998年9月任苏州市昆山市巴城镇武神潭村民兵营长、团支部书记;1998年10月至2013年7月任武神潭村村主任;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任昆山市巴城镇爱卫办主任;2015年2月至2020年11月任武神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2020年12月至2022年10月任巴城镇农村工作局副局长、巴城镇阳澄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2022年10月至今任巴城镇正仪村党总支书记、巴城镇农村工作局副局长、巴城镇阳澄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曾获苏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进个人、昆山市“担当作为好干部”、昆山市“劳动模范”、昆山市“乡村振兴人才(乡村治理类)”,被苏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进个人”、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获评江苏省2023年“百名示范”村(社区)书记、任苏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事迹介绍
邢龙扎根基层二十余载,服务农村不忘初心,始终以“撸起袖子、挽起裤脚”的姿态和“带头弯腰、肩抗大梁”的心态,认真履职,尽心尽责,有力促进了昆山市巴城镇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带头走出了一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路径。
一、扎根基层紧靠群众,探索现代化农村发展
作为一名成长在农村、生活在农村、工作在农村的“三农”党员干部,邢龙始终秉持“贴近群众、服务农村”理念,在带头做好助农、惠农、利农工作的同时,不断发挥专长,带头做好总结回顾和细化研究。在他的努力探索下,“三级水循环系统”养殖、绿色生态种植与发展现代农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无缝衔接,巴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并以此为技术核心,创新设立昆山市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园、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等,为阳澄湖大闸蟹获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巴城镇整体纳入地域范围奠定扎实基础。昆山市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园先后获得“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苏州综合试验站示范点”“江苏省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江苏省数字农业新技术应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苏州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等荣誉称号。邢龙个人也先后获得苏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进个人、昆山市担当作为好干部、昆山市劳动模范、昆山市乡村振兴人才(乡村治理类)等荣誉称号。
二、着眼美丽村庄建设,心系乡村振兴战略
就任巴城镇农村工作局副局长以来,邢龙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全力推进镇村布局规划,乡村产业发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序时推动全镇35个苏州市特色康居乡村和4个苏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创建工作,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下沉、向农民倾斜,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巴城“样板”,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并推动巴城镇先后获得“苏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镇”、苏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在任职武神潭村党总支书记期间,邢龙以“粉墙黛瓦、清清爽爽”为理念,带头全面梳理江南水乡村落肌理,保护传承自然村庄的“精气神”,推动武神潭村成功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苏州市先锋村”“苏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等。
三、时刻秉持空杯心态,日常重视学习提升
虽然身兼数职,工作异常繁忙,但是他仍然挤出时间充电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了让自己的理论知识素养和工作水平能更进一步提高,他在2021年报名了江苏开放大学的本科学历教育,就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再结合实践经验,让他对做好“三农”工作有了更多新的认识和体会,在工作和学习中,他始终以“一懂两爱”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切实做到懂理论、有信念、讲情怀、善工作。
(文/图:陈芳芳;审核:吴红梅)